新聞資訊
NEWS CENTER
25
2022
-
01
之威摩托嚴格執行國四標準
作者:
1、整車企業影響巨大 市場格局或發生轉變
雖然國四是在2019年7月1日就開始執行,但在2018年就已經有比較明顯的影響。
2018年第四季度,摩托車銷量曾出現過嚴重下滑,部分合資企業,產量下滑幅度超過60%,當時筆者走訪臺州企業,銷量甚至下滑90%以上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受中美貿易戰和宏觀經濟下滑的影響,市場消費力普遍不足;另一方面,則是由于終端商家庫存壓力大,加上國三國四切換,商家不敢進貨。
除了春節后略有回暖外,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年7月,加上豪爵及本田不斷降價,造成了以通路車為主的規模以上企業產能嚴重下滑,尤其是低品牌附加值的踏板車或彎梁車企業,更是紛紛謀求出海或轉型。
由于國四公告費用相比較國三大幅提升,企業紛紛在縮減產品線,很多企業原來擁有上百款國三車型,目前不得不收縮到幾十款甚至十幾款,對原來采用車海戰術的企業造成較大影響。與此同時,由于企業集中申報國四,造成企業獲得公告需要長時間排隊,對部分差異化中大排量為主的企業銷售也形成了一定影響。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經對全國91家摩托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快報統計,得到數據如下:2019年上半年,摩托車生產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延續上年的下行走勢,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呈不同程度下降。
1、工業總產值、工業銷售產值同比下降, 產銷率略低于上年同期。
2、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同比下降,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低于上年同期。
3、前10家企業總體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下降。
4、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同比增長,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小幅下降。
5、企業虧損面略高于上年同期。
總體來看,幾乎所有的摩托車企業,都不同程度受到沖擊,很多企業已經到達生存平衡線。保銷量、調結構、找出路成為所有摩托車企業的共識。
進入7月1日之后,由于前期庫存清空和150排量以下購置稅減免,國四車輛一度迎來小的回升,重慶某大型彎梁車制造企業,訂單一度暴增,但此時企業由于前期縮小規模,又無法完全生產出來。
國四對行業整體行業銷量的影響,短期內還難以預見。但市場品牌格局將發生轉變,已經確定無疑。
2、商家上半年大多數虧損
受國四影響,大多數商家都不同程度出現虧損,其中,國三庫存帶來的經營壓力重大。
在7月1日之前,包含代理商和經銷商在內,擁有龐大的社會庫存。曾有某一線品牌國內銷售負責人員透露,在6月20日后,全社會的國三庫存在60萬臺以上。個別大代理商在6月20日后,國三車庫存高達5萬臺以上。甚至西南某區域的一線品牌市級代理商,手中也有國三車超過3000臺。某市的大排量商家,國三車也在幾十臺以上。
由于7月1日之后,國三車面臨無法上牌的問題。為了清理庫存,多數商家都選擇了降價出售,終端降價幅度一度非常之大,甚至或者掛牌出售,這些都轉化為企業新的庫存,還需要額外支付購置稅、上牌和保險等費用。但無論哪種方式,都意味著商家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。曾有一家媒體采訪了20家摩商,2019年上半年超過五成商家虧。而從筆者所調研的數據來看,這一比例或許還會更大。
3、僥幸心理作祟 部分企業國四造假
重重重壓之下,造假,成為一部分二三線小品牌的策略。
國三車有庫存?沒問題,換一張合格證。做不出電噴車?沒問題,那就掛化油器或者采用成本低廉的假開環電噴。
有一位行業人員近期針對國四假電噴問題進行了調查,在抽檢了10個品牌后,發現有超過半數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假國四的狀態,其中兩輪集中在江浙板塊,三輪集中在河南河北板塊。這些造假企業,大多采用以下手段來規避國四:
1、采用低成本的氧傳感器(有外殼),用開環控制,屏蔽氧傳感器信號的方式。采用該方式,意味著不管排放,可按照化油器狀態進行標定,實際表現為加速性能比閉環控制要好;
2、消聲器裝貴金屬含量大幅縮減的觸媒或者是白載體觸媒,降低成本,但根本達不到國四排放標準要求;
3、用電噴車型申報國四公告,拿到合格證,實際生產國三狀態車輛,用國四合格證上牌;
4、某些公司申報大量的國四車型,拿到合格證后,賣合格證,但不管賣出的國四合格證是否用于生產電噴車型。
劣幣驅逐良幣,這一在國二切換國三時出現的亂象,如今在國三切換國四后再度重演。而這些不合規行為,將對嚴格執行國四的中大型企業,造成大的影響。
針對這一現象,我們也采訪了中國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,他多年來代表行業與國家各部委協商或落實摩托車相關政策,在取消購置稅和消費稅,以及地方反禁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據張洪波介紹,與國二切換國三不同,國三切換國四后,會有著很明顯的差別。像OBD、控制氧傳感器和噴油器這些,以及電噴這一塊,還有很多技術要求和環保參數,都會在合格證上標明。這些和生產一致性一樣,須嚴格執行的,也是為了后期更有效的進行檢查。
由于近年來國家整體環保政策日趨嚴格,現在,環保部正在形成環保取證的聯合機制,與市場監督,公安部門聯合執法。在去年,就有部分汽車企業被查出排放造假,收到巨額罰單。摩托車企業也是如此,排放造假的問題一旦被查出,將會進行嚴格的處罰,除了勒令召回外,甚至有可能面臨經濟或刑事處罰。
因此,現階段的國四造假,是自作聰明之舉,根本無法應付檢查。相關企業不要因小失大,冒險與法規對抗。
相關新聞